港式蛋撻作為蛋撻中的經典,成名已久。盡管如今蛋撻發展出了各種口味,用料和外形也有所不同,但經典的港式蛋撻依然令人難忘。下面為您詳細介紹港式蛋撻的做法。
按照以上步驟,您就能制作出美味的港式蛋撻。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此做法為民間傳統美食做法,暫未找到特定權威站點。
港式蛋撻的美味不僅依賴于制作技巧,還與個人口味偏好相關。首先了解一下港式蛋撻皮,它主要有兩種類型。
您可以根據自己對口感的喜好來選擇蛋撻皮。選好皮后,就要掌握蛋撻的制作技巧,其中選料和材料比例至關重要。
蛋撻主要由蛋撻皮和蛋撻液組成,以下是它們的主要用料:
按照上述個人口味選皮、精準選料控制比例以及規范步驟操作,就能制作出美味的港式蛋撻。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無明確原始權威站點,內容基于常見港式蛋撻制作知識整理。
港式蛋撻和其他蛋撻均由蛋撻皮和蛋撻液組成。蛋撻皮和蛋撻液的主要用料包含奶油、牛奶、雞蛋、面粉等。制作一個蛋撻需用到多種材料,因此其含有一定營養成分。一般來說,蛋撻富含蛋白質、糖分、固醇類、蛋黃素、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
然而,蛋撻最引人關注的營養成分是熱量。專家研究表明,一個蛋撻的熱量相當于一碗飯的熱量。口感又酥又軟的葡式蛋撻,很容易兩三口就吃完一個,每個平均熱量約300卡,而普通一碗飯的熱量是280卡。也就是說,吃一個葡式蛋撻攝入的熱量已超過一碗米飯。若5分鐘吃下三個蛋撻,就需要慢跑一小時才能消耗這些熱量。
此外,蛋撻的脂肪含量高,且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米飯的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而蛋撻超過60%的熱量來自脂肪,其中飽和脂肪酸占比達56%。專家建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中,脂肪占總熱量應在30%以下,飽和脂肪酸不超過三分之一。由此可見,蛋撻的成分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媽網百科提醒大家,切記不要貪吃蛋撻。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媽網百科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少減肥人士對港式蛋撻可謂又愛又恨。港式蛋撻美味誘人,但熱量也頗高。
據專家研究統計,一個重約60.0克的港式蛋撻熱量約為159大卡。每100克港式蛋撻含有碳水化合物32.07克、脂肪13.66克、蛋白質3.07克,熱量約為264.47大卡。不過,不同店鋪制作港式蛋撻的用料有別,其熱量也會有所不同。
若制作四人份港式蛋撻,一般用料為雞蛋172克、低筋面粉170克、水210克、淡奶油58克、白砂糖80克、糖粉40克、黃油90克。這種情況下,100克港式蛋撻總卡路里為317.00大卡,且含有蛋白質4.42克、膽固醇115.72毫克、脂肪總量19.66克、膳食纖維0.62克、碳水化合物總量31.33克。
人體攝入317大卡的熱量,相當于要走路83分鐘、跑步39分鐘或跳繩31分鐘才能消耗掉。
綜上所述,港式蛋撻熱量較高,減肥人士食用時需謹慎考量。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暫無公開權威數據可明確引用,數據為常見研究統計。
港式蛋撻新鮮制作新鮮食用口感最佳,此時味道鮮美,蛋撻皮尤為酥脆。若放置時間過長,蛋撻皮會變軟,口感變差。
一般蛋撻店將蛋撻置于0 - 5℃或高于60℃的環境中保存。其中,蛋撻保溫展示柜溫度高于60℃,也可將蛋撻放入冷藏冰箱。這兩種方法都能有效抑制蛋撻皮變質。
綜上所述,不同狀態的港式蛋撻及原料需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以保證其口感和品質。
參考來源:該內容為經驗總結,無特定權威站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