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但快騎與慢騎效果不一樣。那騎自行車速度多少合適呢?騎自行車要如何控制速度?大家不妨往下看看吧。
慢速騎行
騎自行車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如果想減肥,讓體內的脂肪充分燃燒,就需要慢速騎車20分鐘以上,盡量保持心率保持心率不超過最大心率的65%。
中速騎行
相比慢速騎車,中速騎車更適合普通健身者,因為能鍛煉人的心肺,是一種較好的有氧運動。騎車時,盡量控制好速度,讓心率在最大心率的及65%-85%左右。
快速騎行
快速騎車,也并不是沒有好處,有助于提高身體肌肉的力量,幫助機體日后適應更長時間的騎行。此外,快騎能增強心肺功能,但騎車時要監控好心率,應盡量使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5%以上。
經常騎自行車,能增強四肢力量、持久力,使身體各項素質明顯提升。時間一長,人會發現身體出現驚人的變化。那騎自行車對人體有哪些益處呢?
1、心臟機能增強
有人測定,騎車的人平均每分鐘脈搏為55次,騎180公里后,脈搏升到152次,約是平時脈搏的三倍。這表明在進行劇烈的自行車運動時,體內新陳代謝增強,身體各部急需供給大量營養物質和排除代謝廢物,而這些主要靠心臟血管系統來運送,由此,心臟血管系統的機能大大提高。
2、呼吸機能增強
平時每人每分鐘肺通氣量大約為3-7公斤,而在騎車時,每分鐘通氣量上升到42公斤,超過平時的七倍,所以,由此,可證明騎車對增強呼吸器官的機能大有幫助。
3、肌肉強度加大
騎自行車,肌肉工作強度很大,尤其是對腿部肌肉的鍛煉效果尤為明顯,所以,想要瘦腿的人,騎車減肥效果不錯。
冬天騎自行車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危害,但騎車時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那冬天騎自行車需要注意什么呢?
1、冬天騎自行車,車胎里的氣不要打得過飽,尤其是前胎,如打氣過多,車胎和馬路的接觸面就小,騎起來很容易滑倒。
2、冬天騎自行車,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忽快忽慢,騎時要集中注意力,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停車時也要盡量避免急剎車,不然很容易滑倒。
3、在平坦而光滑的馬路上騎車,可以用兩手輕輕剎車,兩腳仍然向前瞪,這就會使車子走的平穩些。
4、拐彎時,要提前把車速減慢,然后拐大彎,不要拐急彎,不然很容易撞到障礙物。
5、冬天騎自行車還要注意和前后左右的車輛離得遠些,避免靠近的車輛突然發生情況,來不及躲閃而摔倒,或被左右的車輛“刮倒”。
騎自行車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剎車技巧,不然,遇到緊急情況,不會剎車,撞到他人,會造成雙方受傷。那騎自行車如何正確剎車呢?大家不妨繼續往下看看。
一般的自行車,都是把腳的蹬踏力通過鏈條加個后輪,所以,后輪又叫“驅動輪”。而改變前進方向的任務則由前輪來完成,所以,前輪是“導向輪”。幾乎所有的自行車都設有剎車裝置,它同時加在前輪和后輪上,這是為了穩妥可靠。遇到緊急情況時,可同時將前、后輪剎住。剎車后,自行車只滑動一小段距離,就會停下來。
有的人自以為騎車技術高超,常常忘乎所以地騎起來,或者漫不經心地一手扶把。比如說常用右手扶把,這時,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就只能用右手剎車,剎的是前輪,如果車速低,慣性不大,還是能勉強剎住。如果騎“飛車”,仍用右手剎朱前輪,可后輪還在高速運轉,由于慣性的作用,會強迫車身向前沖,但前輪已經剎住,車身無法向前移動,車身后半部就會向上跳起來,整個自行車甚至會以前輪為支點,向前傾倒,所以騎“飛車”是相當危險的。
騎自行車腿酸痛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平時不運動,突然運動導致肌肉承受不了,乳酸堆積,引起酸痛,而另一種是騎車時,小腿負擔量大,所需的能量又不得不到滿足,引起酸痛。如果騎車后小腿酸痛怎么辦呢?
首先,針對第一種情況,一般無需治療,只要用熱水泡澡或者用熱水浸泡雙腳,酸痛感就會緩解。此外,還有人會用手輕捶或按摩酸痛處,這樣緊張的肌肉會慢慢放松,效果也不錯。注意休息,一兩天酸痛感就會消失。
其次,針對第二種情況,要檢查是否是骨膜炎。如果是骨膜炎,就應接受治療,并且日常出現疼痛時,應減少運動量,保證充分休息,尤其是減少騎車的次數。若仍舊要騎車,應在騎車后用熱水洗澡。為避免疼痛感加劇,還要調整計劃,合理鍛煉,增強有關肌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