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惡性腫瘤在早期的癥狀很少或不典型。為做到早期診斷惡性腫瘤,中國科學院提出了惡性腫瘤的十大癥狀,以提示人們的注意。
1、注意身體任何部位,尤其是逐漸增大的包塊,如乳腺癌、鼻咽癌或淋巴轉移癌癥狀。
2、注意身體任何部位,沒有外傷而發生的潰瘍特別是一般治療無效、久治不愈的。如舌癌、皮膚癌癥狀。
3、注意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如宮頸癌或子宮癌癥狀。
4、注意進食時吞咽困難或胸骨后悶脹、灼痛、異物感,如食道癌癥狀。
5、注意久治不愈的干咳,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如呼吸道癌、肺癌、支氣管癌癥狀。
6、注意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又找不到明確原因,是一些惡性腫瘤的伴發癥狀。
7、注意大便習慣改變或有便血。如腸道癌癥癥狀。
8、注意鼻塞、鼻衄、單側頭痛或伴有復視等。如鼻咽癌癥狀。
9、注意贅生物或黑痣的突然增大或破潰、出血,或原來有的毛發脫落。如皮膚癌癥狀。
10、注意發現無痛性血尿。應立即檢查。如腎腫瘤或膀胱癌癥狀。
惡性腫瘤是可干預,也是可預防的。惡性腫瘤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通過了解惡性腫瘤是怎么形成的,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遠離致病的危險因素,可以減少發生率。
根據腫瘤對人體危害的輕重不同,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包括癌和肉瘤兩大類,癌占惡性腫瘤的80%-90%,所以惡性腫瘤俗稱癌癥。
絕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生是在環境因素,化學致癌物,病毒,電磁輻射,人體自身細胞的DNA改變,遺傳,免疫功能,激素水平的變化,飲食,情緒的多種因素下,長期相互作用而導致人體各系統的整體平衡失調的結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從幾年到幾十年,這一過程的長短,以及最后是否進入癌變期,取決于致癌物質與促癌物質的強弱、內外因素的調節,以及人體抑癌基因的強弱、癌細胞本身的變化等多因素的綜合。只要打斷這一過程中其中任何環節,都有可能阻止癌癥的發生和發展。
由于醫學的發展,很多癌癥可以在早期發現,如果能及早治療,即在癌細胞未蔓延擴展之前去除最為有效。那么,惡性腫瘤早期怎么治?
手術、放射治療(放療)和化學藥物治療(化療)目前仍然是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也是現階段惡性腫瘤治療的主攻方向。還有生物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其它治療手段。
早期癌癥病人,大多采用外科手術切除,時間短,療效較好。部分病人在手術前、后加用放射治療,或化療或中醫藥治療,以提高療效,預防復發。
切除性手術稱為所謂“根治性手術”,因為較早期階段的癌瘤生長的部位充分暴露和足夠切除,切除性手術可獲得臨床治愈機會。
對于大多數的實體腫瘤來說,比如腸癌、胃癌、體表腫瘤等,早期手術切除是達到臨床治愈的主要手段。
歷史上外科手術曾是治療腫瘤的唯一方法,手術切除腫瘤在人們的心里根深蒂固,于是人們認為,什么腫瘤都是切了就好。那么,早期惡性腫瘤做手術嗎?
外科治療在現有階段仍是多數實體腫瘤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治療手段。目前外科手術在癌瘤的綜合性治療中,主要承擔兩個重要角色:一個是早期可切除癌瘤的根治性治療,一個是晚期癌瘤的姑息性切除治療。所謂根治性手術外科,對于一些早期癌瘤的治愈起著決定性作用。
手術切除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只有在腫瘤尚限于原發部位及區域性淋巴結時才有效。某些早期腫瘤,由于尚未轉移,外科手術可以達到“治愈”目標,如分化良好的早期甲狀腺癌、胃癌、大腸癌、肺癌等。
手術是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并非所有的腫瘤都需要手術。某些腫瘤不需要手術治療,而用放療、化療就能有很好的療效。如早期喉癌單純的放療的療效與手術療效相近,且手術治療因患者失去發音功能,氣管造瘺口破壞了五官的完整性,大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手術要求病人一般情況較好,無嚴重的心、肝、腎、肺等疾病,或有高熱、嚴重傳染病等不能耐受手術的疾病。
對于任何疾病,治療是必要的,但不是萬能的。癌癥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狀態,病人的自我調養情況,會給治療帶來影響。
癌癥病人在醫院治療結束后,就要回家進行休養,休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康復。
1、 生活規律化。起居要有規律,應戒煙酒和其它刺激性食物。體力允許,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使精神生活豐富多彩。
2、 要預防其它疾病的侵襲。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床單衣物要經常拆洗和日光照射,抵抗力降低時,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與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觸。
3、 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及穩定的情緒。癌癥的發病及病理機轉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因此,保持樂觀的情緒是癌癥調養的首要環節。
4、 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飲食堅持少食多餐,少燙多溫,少硬多軟,少鹽多淡,少趁多鮮,少炸多燉,忌偏食,忌狼吞虎咽。合理充足的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