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清楚生蠔和牡蠣的區別。實際上,生蠔屬于牡蠣科的海產貝殼,生蠔也被叫做牡蠣,但嚴格來講,二者存在一定差異。下面介紹網上的兩種說法:
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鋅含量。每100g生蠔含鋅71.2mg,而同樣重量的牡蠣含鋅只有9.39mg,生蠔含鋅量是普通牡蠣的7.6倍。
牡蠣又稱蠣蛤、牡蛤、蠣黃、海蠣子、蠔子等。不同海域生活著多個牡蠣品種,比如大連地區的“大連灣牡蠣”,呈類三角形,背腹緣呈八字形,右殼外面淡黃色,具疏松的同心鱗片,鱗片起伏成波浪狀,內面白色。
生蠔是牡蠣品種中個頭較大的一種,大的帶殼生蠔能在一斤以上。它一般生長或養殖在江河與大海交融之處、半咸半淡的內灣淺海。由于生長條件限制,其數量比其他品種少,經濟價位通常較高。
按兩廣沿海的說法,牡蠣和生蠔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牡蠣較小,生長在海邊的機礁石或其他硬物上,需用小鋤挖開才能取其肉,肉大多是淡青色。
生蠔一般稱“大蠔”,肉為白色,有野生和人工養殖之分,殼和肉都較大,可煮、炸、烤,常見的燒生蠔就是用它制作。
綜上所述,生蠔和牡蠣在鋅含量、生長環境、外形大小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