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疙瘩中含有亞硝酸鹽,這是許多人對其望而卻步的原因。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無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化為亞硝胺,而亞硝胺是已知的致癌物。不過,咸菜疙瘩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是動態(tài)變化的。在開始腌制的2天內,亞硝酸鹽的含量并不高。從第3天開始,亞硝酸鹽含量逐漸上升,在第3 - 8天達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亞硝酸鹽含量開始下降,腌制20天后基本消失。
基于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腌制咸菜疙瘩如果時間短,應在2天之內食用;如果腌制時間長,則應在腌制一個月以后才可以食用,這樣能最大程度降低亞硝酸鹽帶來的健康風險。
即便腌制時間符合要求,在食用咸菜疙瘩時,也有必要進行人工除毒。在其腌制成咸菜疙瘩后,吃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處理:一是水煮2分鐘,二是日照30分鐘,三是用熱水清洗。這些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咸菜中殘存的亞硝酸鹽。
結論:為保障健康,食用咸菜疙瘩要注意腌制時間,并在食用前進行人工除毒以降低亞硝酸鹽危害。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