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學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主要以根莖入藥。它喜涼爽氣候,常生長于山坡、林緣及灌叢中,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白術不僅具有多種藥用功能,還可以作為食材食用,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
白術的主要產地為浙江省,但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其采收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當地上部分枯萎后,在晴天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并剪去莖稈,再將根莖進行烘干或曬干處理。
白術以其根莖入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它在中藥配伍中常用于治療脾虛濕盛、食欲不振、水腫等癥狀。
茯苓(學名:Poria cocos),俗稱云苓、松苓、茯靈,是一種寄生于松樹根部的真菌,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外形類似甘薯,外皮呈黑褐色,內部為白色或粉紅色。
茯苓主要分布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因其藥用價值廣泛且適用于全年四季,被古人譽為“四時神藥”。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它可用于治療水腫、脾胃虛弱、失眠等癥狀,并在中藥配伍中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 植物名稱 | 采收時間 | 加工方式 |
|---|---|---|
| 白術 |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 挖掘根部,去泥剪莖,烘干或曬干 |
| 茯苓 | 全年均可采收 | 挖取菌核,去除雜質,曬干或烘干 |
白術和茯苓均為中藥中的重要藥材,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現代醫學研究也進一步驗證了它們的多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