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與茯苓的功效及常見食用方法
白術和茯苓是中醫常用的兩味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癥狀的調理。以下介紹幾種白術與茯苓的經典食用方法,通過藥膳的形式幫助改善體內濕氣問題。
一、白術茯苓粥
白術茯苓粥是一道簡單易做的藥膳,適合脾胃虛弱、濕氣重的人群,尤其適合老年人在換季時食用,既營養又易消化。
食材:
- 白術:12克
- 茯苓:15克
- 陳皮:3克
- 生姜皮:1克
- 砂仁:3克
- 粳米:100克
做法:
- 將白術、茯苓、陳皮、生姜皮、砂仁五味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取藥汁去渣。
- 將藥汁與粳米一起煮成稀粥。
此粥口感清香,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
二、白術茯苓煮水
白術與茯苓搭配煮水,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祛濕方法,適合體內濕氣較重的人群。
食材:
做法:
- 將白術、白芷、茯苓、甘草四味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煮沸。
- 繼續煮20分鐘后取出藥汁。
- 每日服用兩次,建議在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飲用。
一般服用一周即可停服一段時間,然后根據需要再繼續服用。
三、白術茯苓雞湯
白術茯苓雞湯是一道營養豐富的藥膳,適合全家人食用,特別適合體虛乏力、濕氣較重的人群。
食材:
- 白術:5克
- 茯苓:5克
- 白芍:5克
- 甘草:3克
- 雞肉:500克
- 枸杞:10克
- 四季豆:50克
- 調料:適量精鹽、姜片3片
- 清水:12杯
做法:
- 將雞肉洗凈,切塊備用。
- 鍋中加水燒沸,將雞肉焯水去浮沫,撈出備用。
- 將所有藥材和食材洗凈后放入砂鍋,加清水煮沸。
- 大火煮20分鐘后轉小火燉煮2小時。
- 撇去浮油,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
此湯味道鮮美,具有補氣健脾、祛濕養生的作用。
結論
白術與茯苓作為中醫經典藥材,在日常飲食中通過藥膳的形式能夠有效幫助調理脾胃、祛濕化痰,適合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