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或許很多人對它并不熟悉。它屬于傘形科柴胡屬植物,其根部可入藥,對治療多種病癥有顯著功效。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北柴胡的相關信息。
北柴胡又被稱作竹葉柴胡、硬苗柴胡、韭葉柴胡、津柴胡等。它通常生長在較干燥的山坡、田野、路旁、林緣、林中隙地以及草叢等處。北柴胡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但怕水浸。它在砂壤土或腐葉土中生長狀況良好,而在鹽堿土上生長則不旺盛,葉片易出現(xiàn)卷縮現(xiàn)象。
北柴胡主要分布于中國的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以及陜西、甘肅等地。
柴胡是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完成一個生長發(fā)育周期需要兩年時間。人工栽培的柴胡,第一年生長時只長出基生葉和莖,僅有很少植株會開少量花,無法產(chǎn)種子,不過能在田間自然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后,植株生長迅速,7 - 9月開花,8 - 10月為果熟期,全生育期約190 - 200天。
北柴胡的藥用價值頗高,其根、莖均可入藥。北柴胡根性苦、微寒,對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陽、疏肝解瘀的調經(jīng)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瘧疾、寒熱往來、肋痛、肝炎、膽道感染、膽囊炎、月經(jīng)不調、脫肛等癥狀。
綜上所述,北柴胡是一種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通過了解其基本信息,我們對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中醫(yī)中藥相關典籍及網(wǎng)絡科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