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原名縮砂蜜,藥用主要分為陽春砂仁、縮砂仁和海南砂仁幾大類。果實成熟時采收,經曬干或文火焙干得到殼砂仁;剝去果皮將種子團曬干則為砂仁。
砂仁具有行氣調中、和胃醒脾的功效,主要用于濕困脾土及脾胃氣滯證,癥狀表現為脘腹脹悶、嘔惡食少、食積不化、吐瀉乏力等。在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癥狀時,砂仁常與黨參、白術、茯苓等配合使用。此外,砂仁還有安胎的功效,常與白術、蘇梗配伍治療胎動不安、妊娠嘔吐等病癥。
并非人人都適宜食用砂仁,陰虛火旺、津液虧損、大便干結的病人不宜使用。《本草經疏》記載:“凡腹痛屬火,泄瀉得之暑熱,胎動由于血熱,咽痛由于火炎,小兒脫肛由于氣虛,腫滿由于濕熱,上氣咳嗽由于火沖迫肺而不由于寒氣聽傷,皆須詳察鑒別,難以概用。”
結論:砂仁有多種藥用功效,但使用時需根據自身情況,注意其宜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