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癥的檢查與診斷方法詳解
無精癥是一種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了解其檢查方法和診斷步驟對及時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關于無精癥檢查和診斷的詳細介紹。
一、無精癥的檢查方法
1. 內分泌檢查
通過檢測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包括FSH(卵泡刺激素)、LH(黃體生成素)、PRL(催乳素)、T(睪酮)和DHT(雙氫睪酮),可以判斷睪丸功能是否正常。這有助于區分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和繼發性睪丸功能衰竭。
2. 梗阻性檢測
通過檢測精漿中的中性a-葡萄糖苷酶和精漿果糖濃度,結合精液量和pH值的變化,可以判斷是否存在輸精管道梗阻。正常情況下,單次排精量為2-8ml,pH值為7.2-8.0,精囊液占70%,且偏堿性。
3. 睪丸活檢
睪丸活檢可直接觀察睪丸的生精功能狀態,但因其具有一定創傷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僅在睪丸體積正常且血清FSH水平正常的無精癥患者中使用。
二、無精癥的診斷步驟
1. 詳細詢問病史
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生育史、性成熟年齡、先天疾病史等,有助于明確診斷和發現潛在致病因素。例如:
- 嗅覺喪失或視覺失衡可能提示腦垂體病變。
- 附睪炎病史、腹股溝或陰囊手術史可能提示梗阻性無精癥(OA)。
- 隱睪、精索扭轉病史或化療史可能提示非梗阻性無精癥(NOA)。
- 某些藥物(如酒精、烷化劑、促蛋白合成類固醇等)也可能引發無精癥。
2. 物理檢查
物理檢查可以幫助發現無精癥的潛在致病因素,包括:
- 全身檢查:評估激素水平、既往手術史等。
- 生殖器檢查:觀察睪丸體積、睪丸腫塊、附睪硬結、輸精管缺如等異常。
- 肛門指診:評估前列腺和精囊的情況。
3.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是無精癥診斷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
- 精液檢查:評估精液量、pH值等。
- 內分泌檢查:檢測激素水平。
- 遺傳學檢查:篩查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突變。
- 睪丸活檢:觀察生精功能。
三、總結
無精癥的檢查和診斷需要結合病史、物理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綜合分析以確定病因,為后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資料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https://www.nhc.gov.cn
- 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相關指南:https://www.cma.org.cn
- 世界衛生組織(WHO)男性不育診斷標準:https://www.who.int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