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期高血糖會對多種組織和器官造成慢性損害,尤其是眼、腎、心臟、血管和神經系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糖尿病的并發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此外還可能伴隨多種感染和心理問題。
這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主要發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見誘因包括代謝控制不良、感染、嚴重應激、胰島素治療中斷以及飲食失調等。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這種綜合征多見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嚴重高血糖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引發昏迷、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即使在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病死率仍高達15%。
乳酸性酸中毒在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少見,但一旦發生,病死率極高。多見于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同時服用苯乙雙胍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這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病,增加中風的風險。患者可能出現偏癱、失語等后遺癥。
糖尿病可引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嚴重者可能導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嚴重者可能導致牙齒松動或脫落。此外,口腔干燥癥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癥狀。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常見的并發癥,通常與胰島素或磺脲類口服降糖藥的過量使用有關。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昏迷或死亡,老年人和兒童尤為危險。
糖尿病常與向心性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膽石癥、高尿酸血癥及多囊卵巢綜合征等代謝綜合征共同發生,這進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約半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礙,主要由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引起。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弱,容易發生尿路感染、膽道感染、皮膚真菌或細菌感染,以及肺炎和肺結核等。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常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可能出現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和抑郁癥等心理障礙。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嚴重威脅,早期預防、科學治療和心理支持是降低其危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