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細胞性貧血是一種由于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引起的血液疾病,其癥狀多樣且復雜,主要分為一般臨床癥狀和特殊類型臨床癥狀兩大類。
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隱匿性貧血,尤其是維生素B12缺乏者,癥狀可能需要數月才顯現。而葉酸缺乏者由于體內儲存量較少,癥狀可能較快出現。某些特殊人群如接觸氧化亞氮者、ICU病房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以及妊娠婦女,可能在短期內就出現貧血癥狀。
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
維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惡性貧血患者,常伴有神經系統癥狀。這些癥狀主要源于脊髓后索、側索和周圍神經受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神經系統癥狀可能早于貧血癥狀出現。
這種疾病也被稱為熱帶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病因尚不明確。主要發生于印度、東南亞、中美洲及中東等熱帶地區的居民和旅游者。
乳清酸尿癥是一種遺傳性嘧啶代謝異常疾病,除巨幼細胞貧血外,還表現為:
患者的血清葉酸或維生素B12濃度通常正常,用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無效,但尿嘧啶治療可糾正貧血。
惡性貧血是由于胃黏膜萎縮導致胃液中缺乏內因子,無法吸收維生素B12而引發的巨幼細胞貧血。其發病機制可能與種族和遺傳因素有關。
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癥狀多樣,涉及血液、胃腸道及神經系統,早期診斷和針對性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