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是評估肝臟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測量多種生化指標,可以了解肝臟的代謝功能、損傷程度、疾病原因及預后情況。常見的肝功能檢查包括蛋白質代謝功能試驗、膽紅素代謝功能試驗、肝臟染料排泄試驗及血清酶檢測。這些檢查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正常值:0-40 U/L
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其升高通常提示肝細胞損傷。作為肝功能檢查中最靈敏的指標之一,ALT的變化能夠反映肝臟受損的程度,有助于早期發現肝臟問題。
正常值:0-40 U/L
谷草轉氨酶廣泛存在于肝臟、心臟等組織中。其升高可能與各種肝病(如肝硬化、肝癌)、心肌梗塞等疾病相關。
正常值:0-6.84 μmol/L
直接膽紅素升高常見于肝細胞受損、膽道阻塞(如結石病)、肝癌及胰頭癌等疾病。
正常值:1.71-11.97 μmol/L
間接膽紅素升高通常與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反應、新生兒黃疸及瘧疾等疾病相關。
正常值:1.7-17.1 μmol/L
總膽紅素是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其升高是判斷黃疸類型的重要依據。急性黃疸型肝炎、活動性肝炎、肝壞死、肝癌及胰頭癌等疾病均可導致總膽紅素異常。
正常值:35-55 g/L
白蛋白是肝臟合成的重要蛋白質,其水平下降可能提示肝硬化或肝損害。白蛋白水平的變化對判斷肝功能受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正常值:60-80 g/L
總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其升高可能與急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或營養不良相關。在慢性肝炎中,白蛋白正常但球蛋白增加;而在肝硬化階段,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白球比值下降。
正常值:0-10 μmol/L
總膽汁酸水平升高提示肝細胞功能受損,常見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及肝阻塞等疾病。
肝功能檢查在肝病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上述指標的綜合分析,醫生可以更準確地判斷肝臟的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
肝功能檢查是評估肝臟健康的關鍵工具,通過多項指標的聯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肝臟的代謝功能和病理變化,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