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分期檢查指南
淋巴瘤的分期是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準確的分期有助于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淋巴瘤分期檢查項目及其相關說明。
1. 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
在初步診斷階段,詳細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體格檢查是不可或缺的:
- 病史采集:包括盜汗、體重下降、發熱,以及神經系統、肌肉骨骼或胃腸道的癥狀。
- 體格檢查:重點檢查以下部位和癥狀:
- 淋巴結腫大
- 心包摩擦音、胸腔積液
- 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癥(如頸部或末梢靜脈擴張)
- 乳腺腫塊
- 肝脾腫大
- 腸梗阻、腎臟腫塊、睪丸或卵巢腫塊
- 神經系統局部定位體征(如神經叢病、脊髓壓迫、神經根浸潤、腦膜侵犯)
- 皮膚損害
2. 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是確診淋巴瘤的金標準:
3.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有助于評估患者的全身狀態和疾病活動性:
- 全血細胞常規檢查
- 生化常規檢查,包括乳酸脫氫酶(LDH)和β2微球蛋白
- HIV血清學檢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 皮膚T細胞淋巴瘤患者需檢測HTLV-1血清學
4.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用于評估病灶范圍和轉移情況:
- 胸部X線檢查和胸部CT掃描
- 腹部和盆腔的CT或B超掃描
- 骨髓穿刺
- 有條件者可進行PET掃描
5. 特殊檢查
針對特定癥狀或病灶部位,需進行以下檢查:
- 原發于胃腸道的患者:鋇餐或胃腸鏡檢查
- 扁桃體、舌根或鼻咽侵犯者:建議上消化道鋇餐檢查
- 肌肉骨骼癥狀及堿性磷酸酶升高者:骨掃描
- 脊髓神經癥狀者:MRI檢查以排除脊髓硬膜外疾病
- 以下病例需腦脊液檢查和中樞神經系統預防:
- 彌漫性大細胞淋巴瘤伴骨髓、硬膜外、睪丸或副鼻竇侵犯
- 高度惡性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和小無裂細胞淋巴瘤(伯基特和非伯基特型)
- HIV相關淋巴瘤
- 原發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淋巴瘤
6. 治療期間的檢查
在化療期間,定期驗血即可。兩個療程化療后,需通過CT掃描評估療效。
結論
淋巴瘤的分期檢查是一個多學科協作的過程,涵蓋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理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特殊檢查等多個方面,確保檢查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關鍵。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