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藥的6大誤區及正確做法
寶寶各臟器尚未發育成熟,體質與成人不同,生病時不能亂吃藥。媽媽應遵醫囑給寶寶用藥,同時避開以下6大用藥誤區:
- 誤區1:熟人推薦藥物不會錯:寶寶生病時,缺乏經驗的媽媽常向其他媽媽詢問治療方法,甚至用別人推薦的藥品。但每個寶寶生病情況和病因不同,正確做法是按醫生指導用藥。
- 誤區2:進口藥比國產藥好:國內藥品安全問題頻出,部分媽媽專買進口藥品。然而進口藥有兩大風險,一是監管力度不如國產藥品,質量難保證;二是說明書多為英文,媽媽可能無法完全了解用途和用法。
- 誤區3:中藥無毒無副作用:“是藥三分毒”,西藥和中藥都有毒性和副作用。西藥一般會標明不良反應及禁忌事項,中藥卻不標明,媽媽不能隨意給寶寶吃中藥。
- 誤區4:中西藥混吃效果好:給寶寶吃西藥效果不好時,有的媽媽會帶寶寶看中醫,甚至將中西藥混吃。但寶寶腎臟功能不健全,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可能損傷肝臟。
- 誤區5:給寶寶用成人藥:缺乏經驗的媽媽會給寶寶服用成人藥,即便減少藥量,成人藥也不適合寶寶。媽媽最好買嬰幼兒專用藥。
- 誤區6:用藥物預防疾病:為預防寶寶感冒,有的媽媽給寶寶喝板藍根,但板藍根無預防疾病功效,不能亂給寶寶喝。
媽媽們在給寶寶用藥時,要嚴格遵循醫囑,避免陷入這些用藥誤區,保障寶寶用藥安全。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醫學科普類常見知識總結,無特定單一權威鏈接。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