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HSP):病因、癥狀與治療
概述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簡稱HSP)是一種常見的微血管變應性出血性疾病,主要影響皮膚、關節、胃腸道和腎臟。該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尤其是男性,且在春季和秋季的發病率較高。
病因
過敏性紫癜的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但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 感染:多在疾病發作前的1-3周內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過敏反應:包括食物過敏、藥物過敏、花粉過敏以及昆蟲叮咬等。
- 其他誘因:如環境變化、免疫異常等。
臨床表現
過敏性紫癜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皮膚癥狀:典型表現為對稱性紫癜,常見于下肢、關節和臀部周圍。紫癜呈局部外觀,可融合成片,通常在數日內消退,但可能反復發作。
- 胃腸道癥狀:患者可能出現腹部痙攣性或持續性鈍痛,部分病例伴有嘔吐和便血。
- 關節癥狀:表現為關節疼痛或腫脹,常見于膝關節和踝關節。
- 腎臟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蛋白尿、血尿,嚴重者可能發展為腎炎。
診斷與治療
診斷
診斷主要基于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如尿常規、血常規)和病史分析。必要時可進行皮膚活檢以明確診斷。
治療
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和預防并發癥,具體包括:
- 避免過敏原:盡可能找出誘因并避免再次接觸。
- 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藥(如鹽酸苯海拉明、異丙嗪、撲爾敏)和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
- 支持性治療:針對胃腸道和腎臟癥狀的對癥治療。
流行病學
過敏性紫癜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兒童和青少年是高發人群,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季節性特點明顯,春季和秋季為高發期。
預后與注意事項
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尤其是輕癥病例。過敏性紫癜不會遺傳,也不會影響生育能力。然而,嚴重的腎臟受累可能導致長期并發癥,需定期隨訪。
結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可控的疾病,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