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的癥狀及表現詳解
念珠菌病是一種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癥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念珠菌病的主要癥狀分類及其具體表現。
1. 皮膚念珠菌病
皮膚念珠菌病主要發(fā)生在皮膚皺褶部位,常見于糖尿病、肥胖和多汗癥患者。其癥狀包括:
- 紅斑糜爛:皮膚出現紅斑,伴有糜爛和白色膜狀鱗屑。
- 邊界清楚:受感染區(qū)域邊界清晰,周圍可能伴有紅色丘疹、水皰或膿皰。
- 瘙癢:患者常感到皮膚瘙癢不適。
- 全身性皮膚感染:在少數情況下,感染可擴散至全身,表現為廣泛的紅斑和鱗狀破損,邊界更為明顯。
此外,皮膚念珠菌病患者可能伴有口角炎或胃腸炎,極少數患者會出現內部水腫或蝎狀丘疹。
2. 粘膜念珠菌病
粘膜念珠菌病主要影響口腔、外陰陰道及其他粘膜部位,具體表現如下:
(1)念珠菌性口炎
多見于嬰幼兒或重癥患者,典型癥狀包括:
- 口腔粘膜、舌、喉、牙齦及唇部出現乳白色片狀物。
- 晚期可導致局部糜爛或潰瘍。
(2)口角炎
常發(fā)生在口腔單側或雙側,表現為:
- 皮疹浸潤、侵蝕或溶解。
- 少量滲出物和結痂。
- 缺乏維生素B2時更易誘發(fā)。
(3)外陰陰道炎
女性患者常表現為:
- 白帶增多,呈水樣并混有豆渣樣物質。
- 陰道黏膜發(fā)紅并被侵蝕,伴有間質白膜附著。
- 小陰唇稍微腫脹,可能出現濕疹樣改變。
3. 內臟念珠菌病
內臟念珠菌病多見于免疫力低下或長期使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的患者,可能引起以下疾?。?/span>
- 食管炎。
- 心內膜炎。
- 腦膜炎。
- 敗血癥。
- 肝、脾及其他內臟感染。
結論
念珠菌病的癥狀多樣,需根據感染部位和嚴重程度進行診斷和治療。早期發(fā)現和干預有助于改善預后。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