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可能脫出陰道口外。這種情況在醫學上也被稱為“吊茄袋”。子宮脫垂的發生通常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生產時的損傷、年齡增長、卵巢功能減退、先天性異常以及腹腔壓力過大等。
由于盆腔臟器脫垂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可能引發淤血現象,進而影響月經規律,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同時,血液循環障礙還可能導致白帶異常,表現為白帶量增多甚至伴隨異味。
患者可能會感到有球形物體從陰道內脫出,尤其在行走或進行體力勞動時癥狀更加明顯。嚴重情況下,脫出的組織可能長期暴露在外,與衣物摩擦引起不適,甚至導致感染或出血。
子宮脫垂患者在咳嗽、大笑或用力時,由于腹腔壓力增加,可能出現尿失禁或尿液外溢的現象。這種癥狀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心理負擔。
子宮脫垂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適用于癥狀較輕的患者,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鍛煉(如凱格爾運動)和使用陰道托等支持裝置。對于癥狀嚴重或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修復或子宮切除術。
子宮脫垂是女性常見的盆底功能障礙疾病之一,了解其病因、癥狀和預防措施有助于及早發現和治療,從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