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一種由過敏反應引發的出血性疾病,常見于兒童群體。了解其發病原因、癥狀表現及治療方法,有助于及時應對和防范病情的加重。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 HSP)是一種系統性小血管炎,主要由免疫系統對某些過敏原(如感染、食物、藥物、花粉或蚊蟲叮咬等)產生過度反應所致。
該疾病以皮膚紫癜、關節疼痛、胃腸道癥狀及腎臟受累為主要臨床特征,屬于較為常見的兒童疾病,但也可能發生在成人身上。
患者皮膚會出現瘀點或紫癜,通常分布在下肢、關節和臀部區域,呈對稱性分布。這些瘀點不易褪色,按壓后無明顯變化。
患者常伴有關節腫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膝、踝、肘、腕等部位,局部可能出現壓痛,嚴重時關節腔內會有滲液。
患者可能出現腹部絞痛、持續性鈍痛,嚴重時伴有嘔吐、嘔血或便血等癥狀。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蛋白尿等腎臟受損表現,需密切關注腎功能變化。
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主要包括對癥治療和避免過敏原接觸。輕癥患者可通過休息、飲食調節和藥物治療緩解癥狀;重癥患者可能需要激素治療或免疫抑制劑。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可控但需警惕的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