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炎的檢查與診斷
概述
盆腔腹膜炎是指病原體通過血行、淋巴系統或其他途徑擴散至盆腔腹膜,引發的炎癥反應。這種疾病通常與其他盆腔器官感染(如輸卵管炎)同時存在,嚴重時可能擴散至全腹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
發病機制與病理特征
急性盆腔腹膜炎通常繼發于急性盆腔器官炎癥。炎癥可能導致盆腔腹膜廣泛受累,甚至波及全腹腔。在某些情況下,膿液可能積聚于腹腔最低部位(即子宮直腸窩),形成子宮直腸窩膿腫。
臨床表現
- 全身癥狀:患者可能出現高熱、寒戰,體溫升高至40℃或以上。
- 局部癥狀:下腹部疼痛伴隨痙攣,可能伴有惡心、嘔吐、排尿或排便時疼痛。
- 嚴重癥狀:患者可能抗拒醫生的檢查,宮頸及穹窿觸痛明顯,嚴重者可能出現休克、血壓下降、面色灰白、舌干、冷汗等癥狀,甚至虛脫、心力衰竭或肺水腫。
檢查與診斷方法
1. 病史與臨床表現
急性盆腔腹膜炎患者通常有急性盆腔器官炎癥的病史。醫生需結合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癥狀,綜合判斷病情。
2. 體格檢查
- 雙合診檢查:在急性期,患者可能對按壓敏感,觸診時宮頸及穹窿觸痛明顯。若患者病情嚴重,醫生應避免強行檢查。
- 慢性期檢查:可能觸及生殖器官與大網膜、腸管粘連形成的表面不平、大小不等的包塊,伴有壓痛且固定。
3.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白細胞比例升高。
- 血沉:血沉速度顯著增快,提示炎癥活動。
病情嚴重時的特殊表現
在病情嚴重階段,患者可能出現休克、虛脫、心力衰竭或肺水腫等危急情況。這些癥狀需要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結論
盆腔腹膜炎的診斷需要結合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時識別并采取治療措施,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