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盆腔區域發生炎癥而引起的。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周圍的結締組織。一旦發生炎癥,可能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引發其他器官的感染。以下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及相關背景信息。
月經期間,子宮內膜脫落,宮腔的血竇開放,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如果女性在此期間未注意個人衛生,如不勤換內褲、使用不合格的衛生巾,或者在經期進行性生活,細菌可能通過陰道進入子宮腔,從而引發感染,導致盆腔炎。
婦科手術(如放環、取環、人工流產、輸卵管疏通術、息肉摘除術等)如果消毒不嚴格或術后護理不當,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例如,術后未按醫囑服用消炎藥,或在恢復未完全時發生性生活,可能導致細菌上行感染,引發盆腔炎。
分娩或流產后,女性身體虛弱,宮頸口開放,此時若陰道或宮頸內存在細菌,可能通過上行感染引發盆腔炎。產后護理不當,如未及時清理惡露或忽視衛生,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女性的生殖器官與其他腹腔器官距離較近。如果患有闌尾炎、腹膜炎等疾病,炎癥可能通過直接蔓延或血液傳播影響到盆腔,從而引發盆腔炎。此外,長期發熱或免疫力下降也可能成為誘因。
盆腔炎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經期衛生、手術護理、產后恢復以及其他炎癥的蔓延。通過加強個人衛生、規范術后護理和及時就醫,可以有效降低盆腔炎的發生風險。
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