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成人流行性感冒診療規范急診專家共識 (2022版)》,流感的治療遵循“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基本原則,同時強調對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的積極救治。
目前,我國已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其中,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應用最為廣泛,尤其是奧司他韋。在流感發病48小時內使用奧司他韋,可顯著縮短病程(至少30%),同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臨床研究表明,其對甲型H1N1和H5N1重癥患者的病死率可降低約50%。
中醫藥在流感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能夠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癥狀進行辨證論治。中醫藥的合理使用有助于緩解癥狀、改善患者體質,并縮短病程。
| 時間節點 | 治療措施 |
|---|---|
| 發病初期(0-48小時內) | 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進行對癥治療。 |
| 病情發展期 | 密切監測病情變化,特別是重癥患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 恢復期 | 加強營養支持,必要時結合中醫藥調理身體。 |
#流感 #流感治療 #中西醫結合 #抗病毒藥物 #奧司他韋 #健康指南
流感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是降低病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的關鍵,合理使用抗病毒藥物并結合中醫藥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