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瘙癢:原因、癥狀及應對措施
背景信息
孕期瘙癢是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常見的困擾。據統計,大約20%的孕婦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孕期瘙癢。這種現象通常與孕期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尤其是雌激素和膽汁酸的增加。
孕期瘙癢的主要原因
孕期瘙癢的發生主要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相關。以下是其主要原因:
- 膽汁酸水平升高:膽汁酸在孕期可能顯著增加,甚至達到正常孕婦的100倍以上。
- 激素波動:孕期體內激素(如雌激素)的變化可能導致皮膚敏感性增加。
孕期瘙癢的癥狀表現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主要癥狀為局部或全身瘙癢,尤其以夜間更為嚴重。以下是常見癥狀:
- 瘙癢部位:通常從腳心和掌心開始,可能蔓延至背部、腹壁、大腿和小腿等部位。
- 無皮疹:盡管瘙癢劇烈,但皮膚表面通常沒有皮疹。
- 皮膚發黃:部分孕婦在瘙癢發生后2周左右可能出現黃疸癥狀。
- 肝功能損害:嚴重情況下可能伴隨肝功能異常,如膽紅素和膽汁酸指標升高。
對母嬰的影響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產婦的直接危害較小,但對胎兒可能產生顯著影響,包括:
- 圍產兒死亡率增加:未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胎兒窘迫、早產甚至胎死宮內。
- 胎兒健康風險:膽汁酸水平過高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應對措施與治療建議
如果孕婦出現孕期瘙癢,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以下是常見的應對措施:
- 醫學檢查:通過血液檢測評估膽紅素、膽汁酸和肝功能指標。
- 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熊去氧膽酸)降低膽汁酸水平。
- 胎兒監護:加強胎兒的監護,包括定期超聲檢查和胎心監測。
- 分娩計劃:在必要時提前計劃分娩,以降低胎兒風險。
結論
孕期瘙癢雖是常見現象,但若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相關,則需高度重視并及時治療,以確保母嬰健康。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