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破裂是一種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可能發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過程中,尤其是在分娩遇到困難時。本文將詳細介紹子宮破裂的癥狀、分類以及應對措施,以幫助醫療從業者和孕產婦更好地了解和預防此類情況。
先兆子宮破裂通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當胎兒的先露部(如胎頭)因阻力無法順利下降時,子宮下段會逐漸變薄,而宮體增厚變短,形成明顯的環狀凹陷,即所謂的“病理縮復環”。
如果此時未能及時干預,子宮可能會在病理縮復環處及其下方發生破裂。
子宮破裂根據破裂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子宮破裂和不完全性子宮破裂。
完全性子宮破裂指子宮壁全層破裂,導致宮腔與腹腔相通。這種情況通常伴隨以下癥狀和體征:
子宮前壁破裂時,裂口可能延伸至膀胱,導致膀胱破裂。
不完全性子宮破裂是指子宮肌層部分或全部破裂,但漿膜層未穿破,宮腔與腹腔未相通。胎兒及其附屬物仍在宮腔內。
子宮瘢痕破裂多發生在分娩過程中,但也可能在妊娠晚期出現。早期表現為腹部輕微疼痛,子宮切口瘢痕部位有壓痛。若不及時進行剖宮產,胎兒可能通過破裂口進入腹腔,導致類似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癥狀和體征。
子宮破裂的發生需要立即采取醫療干預措施,包括緊急剖宮產和止血處理。為了預防子宮破裂,建議:
子宮破裂是一種高風險的產科急癥,及時識別先兆癥狀并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是降低母嬰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