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ABO溶血病檢查方法與診斷指南
新生兒ABO溶血病是一種由于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母親血型為O型而嬰兒血型為A型或B型的情況下。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是母體中的抗A或抗B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發生免疫反應,導致紅細胞破壞。以下是關于新生兒ABO溶血病的檢查方法和診斷依據的詳細介紹。
1. 血液學檢查
血液學檢查是診斷新生兒ABO溶血病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特點包括:
-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水平:大多數患兒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僅約5%的患者血紅蛋白低于100g/L。
- 網織紅細胞增多:網織紅細胞比例升高,重癥病例中核紅細胞比例可超過10%。
- 紅細胞形態:出現球形紅細胞,紅細胞鹽水滲透脆性和自溶性均增加。
2. 血清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是進一步確認診斷的重要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1 膽紅素測定
由于溶血程度不同,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的程度也有所差異:
- 血清總膽紅素超過342μmol/L(20mg/dL)的患兒約占1/4。
- 統計數據顯示,AO溶血病新生兒的平均膽紅素值為(131.7±83.8)μmol/L [(7.7±4.9)mg/dL],BO溶血病新生兒的平均膽紅素值為(126.5±71.8)μmol/L [(7.4±4.2)mg/dL]。
- 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
2.2 抗體測定
抗體檢測是診斷新生兒ABO溶血病的核心依據,常用方法包括:
- 改良Coombs試驗:利用“最適稀釋度”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檢測附著在患兒紅細胞上的抗體。
- 抗體釋放試驗:通過加熱使紅細胞上的抗體釋放到溶液中,再檢測釋放液中的抗體。此試驗的陽性率較高,陽性結果可確診為ABO溶血病。
- 血漿游離抗體測定:檢測患兒血清中的游離抗體。若僅游離抗體陽性,表示體內存在抗體,但并不一定說明已致敏,僅可疑診為ABO溶血病。
3. 其他輔助檢查
必要時可進行以下輔助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評估疾病影響:
- 常規X線檢查。
- B超檢查。
- 腦CT檢查(用于評估嚴重黃疸可能引發的膽紅素腦病)。
結論
新生兒ABO溶血病的診斷需要結合血液學檢查、血清學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的結果,及時發現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