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全面治療指南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一種由胰島素缺乏和代謝紊亂引起的急性并發癥,常見于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發生于2型糖尿病患者。該病癥的主要特征包括高血糖、酮體增多及代謝性酸中毒。盡管DKA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DKA對身體的影響
DKA會擾亂人體正常的代謝運行,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嚴重時可能引發低血壓、心律失常、呼吸中樞抑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識別和治療至關重要。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方法
DKA的治療主要包括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補充胰島素,以及去除誘因等五個方面。以下是詳細的治療步驟:
1. 補液治療
- 補液是治療DKA的第一步,尤其對重度患者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夠糾正脫水狀態,還能改善腎臟灌注,促進血糖下降和酮體清除。
- 通常,治療初期使用生理鹽水(0.9% NaCl),隨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整為5%葡萄糖液或糖鹽水。
- 補液總量一般按照患者體重的10%估算。
2. 胰島素治療
- DKA的主要病因是胰島素缺乏,因此補充胰島素是治療的核心。
- 推薦采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方案,既能有效抑制酮體生成,又可避免血糖、血鉀和血漿滲透壓過快下降引發的風險。
3. 糾正酸中毒
- 輕度和中度酸中毒通常在補液和胰島素治療后隨代謝紊亂的改善而恢復。
- 對于重度酸中毒(血pH低于7.0),可能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心肌收縮力降低、低體溫和低血壓,甚至抑制呼吸中樞功能。這種情況下需采取額外的治療措施,如靜脈輸注碳酸氫鈉。
4. 糾正電解質紊亂
- 通過輸注生理鹽水,通常可以糾正低鈉和低氯血癥。
- DKA患者通常存在總體鉀丟失,但血清鉀濃度可能正常或升高。在胰島素和補液治療后,鉀丟失可能加劇,需密切監測血鉀水平。
- 當血鉀低于5.5 mmol/L且患者尿量正常時,應及時靜脈補鉀,以預防低血鉀的發生。
5. 去除誘因
誘發DKA的常見因素包括感染、手術、藥物使用不當或胰島素治療中斷等。治療過程中需積極尋找并去除這些誘因,以防止DKA復發。
注意事項與總結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一種可控的急性并發癥,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通過科學的補液、胰島素治療及電解質平衡調整,大多數患者可以迅速恢復。
為了預防DKA的發生,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水平,遵醫囑調整胰島素劑量,并在出現感染或其他應激狀態時及時就醫。
權威參考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