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鈣血癥的原因及影響
新生兒低鈣血癥是一種常見但可能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代謝紊亂。如果未能及時診斷和處理,可能會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產生長期影響。以下將詳細介紹新生兒低鈣血癥的主要成因及相關背景信息。
1. 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
早期低鈣血癥通常發生在出生后2天內,其主要原因是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妊娠晚期,母體血液中的鈣通過胎盤主動轉運至胎兒體內,這種機制抑制了胎兒甲狀旁腺的功能。
- 低出生體重兒、窒息或患有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其甲狀旁腺功能較足月正常新生兒更差。
- 這些新生兒體內鈣儲備量較少,且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幾天內血液中的降鈣素水平較高,這也可能導致低血鈣。
- 早期低鈣血癥患者的血鈣水平通常低于1.75 mmol/L。
2. 牛乳喂養導致的低鈣血癥
晚期低鈣血癥通常發生在出生后第3天至第7天之間,尤其常見于以牛乳喂養的新生兒。
- 牛乳中磷含量較高,導致鈣磷比例失調,從而影響鈣的吸收。
- 血鈣水平通常低于2.00 mmol/L。
3. 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
少數新生兒因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而出現低鈣血癥,其發病時間可能較早或較晚,癥狀持續時間較長,通常超過3周。
- 盡管如此,大多數患兒的甲狀旁腺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育至正常水平,因此這種情況通常是暫時性的。
4. 母體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影響
偶爾,母親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腺瘤也可能導致新生兒低鈣血癥。
- 母體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會導致母體血鈣水平升高,從而抑制胎兒甲狀旁腺的功能。
- 新生兒出生后可能出現持久性低鈣血癥,而母親可能未表現出明顯癥狀。
- 新生兒的低鈣血癥癥狀有時可成為診斷母體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腺瘤的重要線索。
總結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成因多樣,包括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牛乳喂養、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及母體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了解其病因有助于早期診斷和干預,從而減少對新生兒健康的潛在危害。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