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后,患者的身體狀態整體是非常差的,看著孩子蔫蔫的,家長們的心情肯定也是非常難受的,因此,在發現孩子患有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對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及時退熱
感冒后,可引起發燒,有些孩子發燒后,溫度燒得很高,并且出現高熱驚厥(也就是俗話說的抽風),這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孩子發熱時,及時控制好體溫很關鍵。一般應將體溫控制
在38.5度以下,當超過38.5yac 應及時用藥退熱,就可避免發熱抽風。
用退熱藥物前,先看好說明,因為不同月齡、年齡的孩子用藥劑量也不一樣,因此,要結合自家孩子的月齡,合理用藥,每日的用藥次數也要嚴格遵照說明,不要因為為孩子退熱心急,而多次用藥,這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
2、抗感染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治療上要以抗病毒為主,故主張暫不用抗生素,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一些適合小兒的中成藥,或常用的小兒退熱藥。若確定了細菌感染,則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
應用抗生素要千萬注意,有些父母看抗生素效果不錯,吃完后就又去藥店買來給孩子繼續用,這是不當的,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而且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性,今后一旦再使用,對孩子毫無效果,這就會對治病帶來一定麻煩。因此,抗生素不要私自使用,一定要遵醫囑,用完后再去醫院咨詢醫生。
3、止咳
對于輕癥的咳嗽,不宜給大量止咳的中藥或西藥。一般性咳嗽(非劇烈的干咳)不用中樞性止咳藥,如咳必清、可待因等。
用止咳藥要選好時機。在餐后可給孩子使用一些止咳藥,防止因咳嗽嚴重而將食物吐出;在睡前,也可給孩子用一些,讓他能安穩睡著;再有就是咳嗽不停時,應及時喝些止咳藥,緩解癥狀,減輕不適。
之所以讓父母慎用止咳藥,是因為大量使用止咳藥后,咳嗽可能停止了,但感染仍在繼續,這就給父母造成了一個假象,孩子的病好了。但感染的繼續卻使孩子可能發生肺炎等更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4、局部治療
小兒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流眼淚等,服用各類感冒藥即可緩解這些癥狀。
流鼻涕時,要選用柔軟的紙為孩子擦,而且動作要輕柔,否則,很容易使孩子的鼻子發紅、發痛,給孩子造成不適。如果是鼻塞,父母可選用一些滴鼻劑,可起到通氣、軟化鼻痂的目的,使鼻痂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