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捂熱綜合征,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癥”或“嬰兒悶熱綜合征”,是一種常見于嬰幼兒的急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過度保暖或長時間捂悶,導致嬰兒出現缺氧、高熱、大量出汗、脫水、抽搐昏迷,甚至可能引發(fā)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
此病多發(fā)于冬季,尤其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間達到高峰。1歲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能力較弱,若護理不當,最易誘發(fā)此癥。
嬰兒捂熱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雖簡單,但其癥狀和后果卻不可忽視。過度保暖和缺乏新鮮空氣是主要誘因,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導致急性癥狀,還可能引發(fā)嚴重的后遺癥,如腦損傷、智力發(fā)育遲緩等,甚至危及生命。
立即去除過度保暖的原因,將嬰兒移至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讓其呼吸新鮮空氣。可采用物理降溫方法,如冰墊或溫水擦浴,切勿使用發(fā)汗藥物,以免加重脫水和虛脫。
迅速為嬰兒提供氧氣,以提高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緩解缺氧癥狀。如果出現腦水腫,可考慮高壓氧治療。
高熱和大量出汗會導致脫水和酸中毒,應通過靜脈補液補充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糾正體內電解質失衡。
對于出現抽搐的患兒,可使用抗驚厥藥物(如安定、魯米那或水合氯醛)。同時,給予能量合劑和維生素C等藥物,促進腦功能恢復。
家長應避免為嬰兒過度保暖,尤其不要將嬰兒包裹得過緊或過厚。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確保嬰兒能夠呼吸到充足的新鮮空氣。醫(yī)務人員也需提高對此病的警惕性,及時診斷和處理以降低病死率和后遺癥發(fā)生率。
嬰兒捂熱綜合征雖可預防,但一旦發(fā)生需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治,家長和醫(yī)務人員的科學護理和及時反應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