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月的看房過程,我們仍未找到一套讓人非買不可的房子。由于目前自住的房子沒有賣出的跡象,我們的購房預算從原定的450萬元調整至350萬元以內,房屋面積也從7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居縮減到60平方米左右的小兩居(第二套房首付比例需達到70%)。
結合中和大環境以及學區因素,目前我們篩選出的房源共有4套:
第一套和第二套房源的戶型完全一致,分別位于四層和五層。第二套為新裝修并空置,但價格較難談。我們在第二次看房時測量尺寸后發現,兩套房源的套內面積幾乎相同,因此果斷放棄了第二套。
第三套房源位于頂層,裝修較好,單價相對便宜。然而,該房源雖然南北朝向,但通風性較差,北向的小臥室僅有一個朝西的小窗戶,采光不足。此外,樓道臟亂,門洞內還有多戶東西向的房子。最讓我介意的是南臥室陽臺外有一根供暖用的煙囪,雖然據說沒有氣味,但從風水角度上讓我感到不舒服。
第四套房源屬于育翔學區,位于頂層,房型方正,明廚明衛,整體看起來非常舒適。房子位于單位大院內,北面有單位食堂,做飯時會有抽油煙機的噪音,但影響不明顯。北向有三根煙囪,但未正對房子。
最終,我們選擇了第一套房源。雖然它與第三套房源僅為前后樓關系,但第一套房源所在樓為央產職工樓,樓道干凈整潔,而第三套為回遷與職工混居樓,環境相對較差。第一套房源的裝修為零幾年孩子結婚時所用,整體不顯舊。一南一北的兩間臥室,中間為小廳,配有明廚暗衛,布局合理。房子樓下即是公園,生活便利。此外,房源對口的民族團結小學雖為普通小學,但硬件設施在西城區名列前茅,且小學距離房子僅一個拐角的距離。中學對口三帆中學、十三中分校,若不行也可選擇七中,均在附近。
購房是一項綜合考慮預算、學區、環境及房屋狀況的決策過程,最終選擇的房源需符合家庭的實際需求和長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