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下羊水栓塞的預防措施
羊水栓塞是分娩過程中一種罕見但極其兇險的并發癥,不同的分娩方式,羊水栓塞發生的幾率和程度有所不同,其預防方式也存在差異。以下為您詳細介紹陰道分娩(自然分娩)和剖腹產手術中羊水栓塞的預防措施。
陰道分娩(自然分娩)過程中羊水栓塞的預防
- 人工破膜:人工破膜時需在宮縮間隙進行,且破膜時不要剝破。這是因為在宮縮時破膜,羊水可能會因宮縮壓力被擠入母體血液循環,增加羊水栓塞的風險。
- 宮縮處理:當出現宮縮過強或強直性宮縮時,應用鎮靜劑和子宮肌肉松弛藥抑制宮縮。過度強烈的宮縮會使羊膜腔內壓力過高,促使羊水進入母體循環。
- 產程干擾:不能過多干擾產程的自然進展,如避免不必要的人工破膜、濫用縮宮素、剝膜等操作。產程有其自身的生理規律,過多干預可能破壞這種平衡,增加羊水栓塞的發生幾率。
- 縮宮素引產:縮宮素引產時,要嚴密監護宮縮和胎心。縮宮素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宮縮過強,影響胎兒的血液供應,同時也增加了羊水栓塞的風險。
- 縮宮素催產:縮宮素催產要有科學的指征,尤其要慎用前列腺素和杜絕肌肉注射縮宮素。不合理使用縮宮素會使子宮收縮異常,進而引發羊水栓塞等嚴重并發癥。
- 高齡多產婦女:高齡、多產婦女分娩,應在嚴密的監護下進行。這類產婦的身體機能相對較弱,分娩過程中發生羊水栓塞等并發癥的風險相對較高。
- 過敏性體質婦女:過敏性體質婦女盡量等待自然分娩。當出現宮縮乏力、過期妊娠時,應采用物理方法促進宮縮,如刺激乳頭、適當運動、按摩腹壁等。在胎兒娩出前應用地塞米松,以降低過敏反應引發羊水栓塞的可能性。
剖腹產手術中羊水栓塞的預防
- 嚴格掌握指征:嚴格掌握剖腹產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剖腹產手術。剖腹產手術本身會增加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的機會,因此應嚴格把控手術的必要性。
- 吸凈羊水:盡量吸凈羊水后再娩出嬰兒。這樣可以減少羊水在娩出嬰兒過程中進入母體血竇的可能性。
- 保護切口:腹腔放置大紗塊,保護子宮切口,防止羊水進入開放的血竇。子宮切口處的血竇開放,羊水容易通過此處進入母體血液循環,放置紗塊可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 避免擠壓:避免過分擠壓子宮。過度擠壓子宮會使羊膜腔內壓力升高,促使羊水進入母體循環。
- 娩出胎盤:吸凈羊水后再娩出胎盤。先吸凈羊水可減少胎盤娩出時羊水進入母體的風險。
- 宮縮劑使用:宮縮劑等胎盤娩出后再應用,避免使用強宮縮劑。過早使用宮縮劑或使用強宮縮劑可能導致子宮收縮過強,使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
- 高危產婦警惕:對有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產婦應提高警惕。高危因素包括高齡、多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這類產婦的情況。
- 抗過敏藥物使用:出現不典型癥狀體征時,盡早使用抗過敏藥物。羊水栓塞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早期使用抗過敏藥物有助于減輕癥狀,降低病情的嚴重程度。
- 產后出血處理:產后出血用各種方法處理無效時,應考慮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產后出血,當常規方法無法止血時,要高度懷疑羊水栓塞的可能。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的分娩方式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羊水栓塞的發生風險,保障產婦的生命安全。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目前關于羊水栓塞預防措施的內容多來源于專業的醫學教材和臨床指南,如《婦產科學》第九版,您可通過人民衛生出版社官方網站(https://www.pmph.com/)獲取相關信息。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