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一種常見的皮膚血管反應性疾病
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不同原因引起的常見皮膚和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的潮紅斑和風團。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蕁麻疹可分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兩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由IgE介導的I型**反應。
常見病因
- 食物及添加劑:如海鮮、堅果、乳制品等。
- 藥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
- 感染:病毒、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
- 動物和植物:如昆蟲叮咬、花粉過敏。
- 吸入物:如塵螨、霉菌等。
- 物理因素:如冷、熱、壓力、日光等。
- 內臟疾病:如甲狀腺疾病、肝病等。
- 精神因素:如壓力、焦慮等。
- 遺傳因素:如家族性遺傳。
臨床癥狀
- 皮疹:風團和潮紅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內消退且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
- 瘙癢:患者常感到明顯的瘙癢感。
- 伴隨癥狀:可能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患者會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或喉頭水腫窒息等癥狀。
- 病程:急性蕁麻疹病程通常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則為慢性蕁麻疹。
鑒別診斷
蕁麻疹需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 丘疹性蕁麻疹和多形紅斑。
- 伴有腹痛腹瀉者需與急腹癥及胃腸炎鑒別。
- 伴有高熱和中毒癥狀者需考慮嚴重感染的可能。
- 血管性水腫需與丹毒、蜂窩織炎、眼瞼部接觸性皮炎、成人硬腫病、面腫型皮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癥等鑒別。
- 獲得性血管性水腫與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可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區分。
病程分類
注意事項
蕁麻疹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及時就醫以明確病因和獲得適當的治療。
結論
蕁麻疹是一種復雜的皮膚病,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進行個性化治療,同時注意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