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急性與慢性分類及癥狀解析
膽囊炎概述
膽囊炎是指膽囊發生炎癥的疾病,主要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類型。
急性膽囊炎
主要癥狀
- 右上腹疼痛:疼痛持續時間較長,類似膽絞痛,但呼吸或改變體位會加重疼痛,患者通常偏好右側靜臥。
- 惡心和嘔吐:嘔吐程度一般不劇烈。
- 發熱:體溫通常在38.0℃~38.5℃之間,高熱和寒戰較少見。
- 黃疸:少數患者會出現鞏膜和皮膚輕度發黃。
診斷依據
- 體格檢查:右上腹部壓痛和腹肌緊張,部分患者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 血液化驗: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白細胞增多。
- B超檢查:膽囊腫大、囊壁增厚,并可能發現結石堵塞膽囊頸部。
慢性膽囊炎
病因及病理變化
慢性膽囊炎是最常見的膽囊疾病,通常伴有膽結石,但無結石的病例也較為常見。其可能是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或因膽囊長期發炎導致膽囊壁纖維增厚、疤痕收縮,最終導致膽囊功能減退甚至喪失。
主要癥狀
- 膽絞痛:因結石阻塞膽囊管引發,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可牽涉至背部或右肩胛骨,伴隨惡心和嘔吐。
- 消化不良:表現為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灼熱、噯氣、吞酸等,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
診斷方法
- 膽囊造影:可發現膽結石、膽囊縮小變形、濃縮和收縮不良等情況,部分患者膽囊不顯影。
- B超檢查:可探查膽結石、膽囊外形改變,以及膽囊壁毛糙、增厚等征象。
臨床表現
慢性膽囊炎的癥狀多不典型,可能表現為右上腹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癥狀,部分患者感到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處隱痛。癥狀在站立、運動或冷水浴后加重。
急性與慢性膽囊炎的關系
慢性膽囊炎可以是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但多數急性膽囊炎實際上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部分慢性膽囊炎患者并無急性膽囊炎病史,癥狀較隱匿。
結論
膽囊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預防病情惡化至關重要,尤其是慢性膽囊炎患者應注意消化不良癥狀,及時就醫以明確病因。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