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明代黃正一所著的《食物紺珠》(1592年)記載,面筋的制作方法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時期,傳為梁武帝所創制。這種食材因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而逐漸流傳開來。
面筋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健康食品,其營養價值在古代醫書中多有記載: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看,每100克面筋中含有24.2克蛋白質,這一含量僅次于黃豆,顯著高于谷類及豬、牛、羊肉。此外,面筋的脂肪含量明顯低于黃豆和其他面食。其無機鹽、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雖低于黃豆,但高于豬、牛、羊肉及其他谷類食品。
在制作涼皮面筋時,蒸制是關鍵步驟之一。以下是詳細的蒸制方法:
蒸好的面筋可以切成條狀或塊狀,既可單獨食用,也可與涼皮搭配,口感筋道,風味獨特。
面筋作為一種傳統食材,兼具歷史文化價值與現代營養價值,其制作方法簡單,適合多種烹飪場景,是健康飲食的優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