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芋頭是一道常見的中式家常菜,其主要食材芋頭不僅美味可口,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多種藥用功效。以下內容將詳細介紹芋頭的性味歸經、功效與作用、適用病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性味:甘、辛,性平,有小毒。
歸經:歸腸、胃經。
芋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
芋頭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芋頭常用于以下病癥的輔助治療:
芋頭的常見使用方法包括煎湯、煮食,或制成丸、散。以下為兩個推薦的藥膳方:
材料:干芋子100克(或鮮芋子200克,切小塊)、適量粳米。
做法:將芋子研末或切塊,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散結消瘰,適用于小兒連珠及虛疬、大人瘰疬,以及淋巴結核和慢性淋巴結炎。
出處:《嶺南采藥錄》
材料:芋子(大者,適量)、海蜇、荸薺。
做法:將芋子切片曬干研細末,用海蜇、荸薺煎湯泛丸。每次服用9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化痰散結、消瘰疬,適用于瘰疬已潰或未潰。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需要注意的是,生芋頭有毒,味辛且麻口,不能直接食用,僅可作為藥材入丸、散。此外,過量食用芋頭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滯氣困脾(《本草衍義》),因此應適量食用。
芋頭作為一種兼具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的食材,適量食用可為身體帶來多種益處,但需注意其生品的毒性及過量食用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