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性甘辛、性平,略帶小毒,主要歸于腸經和胃經。
其主要功效包括益胃、寬腸、通便、解毒、補中益肝腎、消腫止痛、益胃健脾、散結、調節中氣、化痰、添精益髓等。
芋頭適用于治療腫塊、痰核、瘰疬、便秘等癥狀。
芋頭具有益脾胃、消瘰散結的功效,特別適用于中氣不足、虛弱乏力的患者。
在中醫中,芋頭常用于治療瘰疬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疾病。
芋頭的使用方法包括煎湯、煮食,或制成丸、散等形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生芋頭有毒,味辛麻口,不可直接服用,僅可作為藥材使用。
材料:干芋頭100克(或鮮芋頭200克,切小塊),粳米適量。
制作方法:將芋頭研末或切塊,與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散結消瘰,適用于小兒連珠及虛疬、大人淋巴結核等。
來源:《嶺南采藥錄》
材料:芋頭適量(大者),海蜇、荸薺。
制作方法:將芋頭切片曬干,研細末,用海蜇、荸薺煎湯泛丸,每次服用9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化痰散結、消瘰疬,適用于瘰疬已潰或未潰的患者。
來源:《中國醫學大辭典》
芋頭作為一種常見的藥食兩用植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多種藥用功效,但需注意其毒性和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