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作為含碘冠軍,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常吃海帶能為身體補充碘元素,預防“粗脖子病”(即缺碘性甲狀腺腫),同時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是養生保健的佳品。以下為您詳細介紹干海帶的功效與作用:
海帶中富含碘和碘化物,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當人體缺碘時,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會反饋性地引起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增多,刺激甲狀腺增生和代償性腫大,從而導致缺碘性甲狀腺腫。而食用海帶可以補充碘元素,有效防治缺碘性甲狀腺腫。相關研究表明,在碘缺乏地區,通過食用含碘豐富的海帶等食物,能顯著降低甲狀腺腫的發病率。
1. 降低膽固醇吸收與血壓:海帶中含有的氨酸及鉀鹽、鈣元素,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鉀鹽有助于促進鈉的排出,維持體內鈉鉀平衡,從而對血壓產生調節作用;鈣元素也參與血壓的調節過程。
2. 清除血管壁膽固醇與促進排泄:海帶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食物纖維。不飽和脂肪酸能與膽固醇結合,使其不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食物纖維則像掃帚一樣,能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同時調順腸胃,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多項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海帶對改善血脂水平和降低血壓有積極意義。
海帶上常附著一層白霜似的白粉——甘露醇,它是一種貴重的藥用物質。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甘露醇具有降低血壓、利尿和消腫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血漿滲透壓,使組織間液水分向血漿轉移,從而減輕組織水腫;同時,它還能增加腎臟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促進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相關研究顯示,甘露醇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水腫等病癥。
海帶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EPA(二十碳五烯酸)。EPA 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能使血液流動更加順暢,減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同時,它還可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減少血管硬化。因此,常吃海帶能夠預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大量研究都支持了 EPA 在心血管疾病預防中的重要作用。
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碘可以刺激垂體,使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復卵巢的正常機能,糾正內分泌失調。乳腺增生的發生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內分泌失調密切相關。通過食用海帶調節體內雌激素水平,能夠消除乳腺增生的隱患。一些研究發現,在碘攝入充足的地區,女性乳腺增生的發病率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干海帶具有多種功效與作用,無論是預防甲狀腺腫、降壓降脂,還是消腫利尿、預防心腦血管病和乳腺增生,都顯示出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價值,是一種值得經常食用的健康食材。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https://www.ncbi.nlm.nih.gov/)、科學出版社(https://www.sciencedirect.com/)、美國心臟協會(https://www.ahajournal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