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相關知識
新生兒溶血病是因胎兒血型與母體血型不合引發(fā)的疾病,對胎兒影響重大,因此孕期需定期孕檢,以便提前發(fā)現(xiàn)并決策。
溶血病后期出現(xiàn)情況及癥狀
溶血病很有可能在后期出現(xiàn),以下是與溶血癥有關的癥狀:
- 胎兒水腫:由嚴重溶血所致,少數(shù)可致死胎。存活兒全身水腫、皮膚蒼白、胸腹腔積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現(xiàn),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鈍、呼吸困難等。此情況常發(fā)生在嚴重的Rh溶血病兒,ABO溶血發(fā)生較少。
- 黃疸:最常見,多于出生后24小時出現(xiàn),Rh溶血出現(xiàn)更早,多在生后6 - 12小時內出現(xiàn),48小時迅速加重。
- 貧血:輕者不易察覺,重者可因貧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紅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時內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數(shù)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 - 6周出現(xiàn)后期貧血。
新生兒溶血的治療方法
- 改善循環(huán)、控制心衰:對出生時即有嚴重貧血、水腫、黃疸和心功能不全者,應立即給氧、利尿,必要時應用毛地黃制劑,盡快用壓縮RBC行換血療法。
- 光療:光療不能阻斷溶血,故不能代替換血。光療可使間接膽紅素氧化分解,由脂溶性分解為水溶性衍生物,不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迅速從膽汁和尿液中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中膽紅素濃度。此法療效好、簡便、副作用少,應做首選。
- 換血療法:可移去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少溶血,并可換出大量膽紅素,預防核黃疸的發(fā)生。
新生兒溶血病危險且嚴重時治療難度大,父母需提前了解相關內容,孕期多做孕檢,盡可能提前發(fā)現(xiàn)并決策。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