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尿床原因及飲食調理
尿床現象概述
通常尿床常見于嬰幼兒時期,此時他們尚未形成大小便意識。一般從幾歲起人們就不再有尿床記憶,很多人認為健康成年人不會尿床,但30歲左右仍有人出現尿床現象。
30歲尿床的原因
- 年幼時遺尿癥未經治療或未正確治療,拖延至今。
-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導致腦力或體力勞動過度,身心疲憊,睡眠過深或有睡眠障礙,全身抵抗力下降。
- 患有先天性顯性脊柱裂、腰骶脊髓發育不全、大腦發育不全,或后天神經系統外傷、勞損等神經系統疾病。
- 突受驚嚇、驟換新環境、家庭意外等造成精神創傷。
- 尿路感染、泌尿道阻塞性疾病(如先天性尿道畸形、后天前列腺肥大等),產后或中老年婦女尿道括約肌松弛。
- 患有糖尿病、尿崩癥、慢性肝腎疾病等。
- 患有慢性便秘、慢性腹瀉、腸激惹綜合癥等胃腸道疾病,或蟯蟲病等腸道寄生蟲病。
成年人尿床的飲食調理方式
- 韭菜根25克,在干凈紗布中絞汁燉熟,溫服,每日2次,連服10天。
- 狗肉黑豆煲:狗肉150克,黑豆50克,文火燉爛,加少許食鹽及佐料,分次食用。
- 高粱米粥:高粱米50克,桑螵蛸10克。將桑螵蛸裝入紗布袋中,放水中煮沸數分鐘后取出,再將高粱米放入此汁中,慢火將米煮爛,每日1次飲服。
- 雞腸煎:小公雞腸子1條,洗凈,裝入碾碎的澤瀉,6歲以下每次2 - 6克,7 - 15歲每次10克。用水燉煮,熟后吃雞腸喝湯,數次可愈。
現代社會壓力會使人們身體出現不同反應,尿床就是其中之一。人們需調節心態,坦然面對,保持健康身體才能克服困難。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