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暴力傾向相關問題解析
有暴力傾向孩子撫養(yǎng)權歸屬
婚姻法規(guī)定,父母離婚時,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離婚而改變,子女撫養(yǎng)權主要取決于撫養(yǎng)條件,主要原則如下:
- 一周歲以下的子女,判給母親撫養(yǎng);
- 哺乳期內的子女原則上判給母親撫養(yǎng);
- 自幼由祖父母看護的,原則上判給父親撫養(yǎng);自幼由外祖父母看護的,原則上判給母親撫養(yǎng);
- 哪方收入多,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原則上把孩子判給誰撫養(yǎng);
- 一方如果有過錯或家庭暴力傾向,原則上不把孩子判給這一方撫養(yǎng);
- 一方有不可治愈的傳染性疾病或無法自理的疾病,不適合撫養(yǎng)孩子,原則上不能把孩子判給這一方;
- 八周歲以上的孩子,要征求孩子意見,原則上按孩子的愿望判決。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暴力傾向的方法
- 情緒失控時的做法: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此時對方的心理問題會暴露。若情緒失控時有破壞欲望,如摔東西、弄壞物品、錘墻,甚至傷害某人,可能有暴力傾向。
- 注意他的三觀:心理不健康的人思想往往有問題,思想問題也會影響心理。若對方贊同“為了達到目的,使用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暴力是解決問題很好的手段”等理論,很可能隱藏暴力傾向。
- 小心誘導性人格:有些心理會誘導出暴力傾向,需保持警惕。如妄想型人格(整天瞎想)、情緒多變型(控制不住自己)、控制欲和占有欲過強、自戀障礙(三大精神病之一)、認知障礙(雙方思維差異大)。
- 相信你的直覺:人類進化中掌握了強大準確的危險識別能力,但常被理智壓制。若內心對某人隱隱不安,覺得對方有問題,不要以身試險,應相信直覺并遠離。
總之,文章詳細介紹了有暴力傾向孩子撫養(yǎng)權歸屬問題及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暴力傾向的方法,夫妻離婚時孩子通常不會判給有暴力傾向的一方,若發(fā)現(xiàn)有人具備上述判斷暴力傾向的特征,最好遠離。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