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產檢時間及項目安排
對于初次懷孕的女性朋友而言,往往對懷孕相關訊息了解有限,尤其是孕期檢查。孕期不同階段都需到醫院進行產檢,以下為您詳細介紹各階段產檢時間及項目。
- 12周(三個月)左右第一次孕檢:此次產檢需建檔,即建立“孕婦健康手冊”檔案,后續每次孕檢結果都會記錄其中。檢查項目包括量體重和血壓、醫生問診、B超檢查(聽胎心、排除宮外孕、計算胎兒大小)、驗尿、身體各部位檢查、抽血、檢查子宮大小、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查(評估寶寶患唐氏綜合征可能性)。
- 13 - 16周第二次產檢:進行唐氏篩查。從此次產檢起,準媽媽每次必做的基本檢查有稱體重、量血壓、驗尿、量宮高、腹圍、問診、聽寶寶胎心音及對照上次檢驗報告。
- 17 - 20周第三次產檢:主要進行常規基本例行檢查,此時B超可較準確查出胎兒性別。孕婦此階段要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體重增加過多或不足;多數孕婦開始易腿抽筋,需及時補充鈣鐵;可開始每天做簡單體操,讓妊娠過程更順利。
- 21 - 24周第四次產檢: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查,多數在孕期第24周進行,孕婦先喝下50克葡萄糖水,一小時后抽血檢查。中期后易貧血,建議多吃含鐵食物,如肝臟、菠菜、葡萄干、牡蠣、雞蛋等。同時注意胎動情形,有時間可詳細記錄供醫護人員參考。
- 25 - 28周第五次產檢:為準媽媽抽血檢查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德國麻疹。孕婦飲食要注意糖分和鹽分攝取,多了解孕期和生產知識,隨時注意出血和腹痛癥狀,早發現緊急性早產情況。
- 29 - 32周第六次產檢:醫生會檢查水腫情況,因大部分子癇前癥在孕期28周后發生,以血壓數值為依據,若血壓偏高且有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要留意子癇前癥危險。37周前特別預防早產,若陣痛超30分鐘且持續增加,合并陰道出血或出水,要立即送醫。懷孕后期,低于十分鐘的持續子宮收縮,伴有便意感可能進入產程,需立刻前往醫院。
- 33 - 35周第七次產檢:30周后每2周檢查1次,35周建議做詳細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當時體重及發育狀況,預估足月時重量。若胎兒體重不足,多補充營養素;若過重,飲食稍加控制。此時可咨詢剖宮生產、無痛分娩和丈夫陪產等事項,了解醫院產房、嬰兒房環境,辦理產假手續,外出帶保健卡或孕婦健康手冊,適當運動如走路。
- 36周第八次產檢:從36周起每周檢查一次,每次做胎兒監視。開始準備生產用品,注意胎動,隨時關注胎兒及自身情況,防止胎兒提前出生。
- 37周第九次產檢:了解待產醫院提供物品和自己需帶物品,如保健卡、夫妻身份證、準生證、結婚證、錢等。了解生產情況并適當練習,保持適當運動,飲食少吃多餐。
- 38 - 42周第十次產檢:38周起胎位固定,胎頭下降卡在骨盆腔內,準媽媽要隨時準備生產。若42周后仍未生產,可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以上為孕期十次產檢的詳細安排,包括時間、檢查項目及相關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新晉孕媽奶爸做好產檢規劃。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醫學專業相關資料及臨床實踐總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