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過敏性紫癜:癥狀、預防與治療指南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于兒童的系統性血管炎性疾病,其發病通常較為急驟,可能對兒童的健康造成顯著影響。為了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該疾病的癥狀、預防措施及治療方法,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解析。
一、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癥狀
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發病形式多樣,既可以急性發作,也可能緩慢起病。多數患兒在發病前的1~3周內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伴隨低熱、乏力、頭痛等非特異性癥狀。以下是主要的臨床表現:
1. 皮膚癥狀
- 皮疹是過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現,常見于下肢遠端、踝關節周圍,亦可波及臀部、上肢,面部及軀干部較少見。
- 皮疹初期呈小型蕁麻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隨后逐漸發展為暗紫色的紫癜,最終變為棕色消退,不留痕跡。
- 部分患兒可伴有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于頭部、眼瞼、唇部、手足等部位,可能伴有壓痛。
2. 消化道癥狀
- 約三分之二的患兒會出現腹痛,通常為嚴重絞痛,常見于臍周或其他部位,并伴有壓痛。
- 可能出現嘔吐和血便,嚴重者可表現為血水樣大便,易被誤診為急腹瀉。
- 少數患者可并發腸套疊、腸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3. 關節癥狀
- 約半數患兒會出現游走性關節痛或關節炎,以下肢關節多見,伴隨皮疹的關節腫痛更為明顯。
- 關節腔積液多為漿液性,癥狀通常在數日內消失,不遺留變形。
4. 腎臟癥狀
- 約三分之一的患兒可能發生腎炎,表現為血尿(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或蛋白尿,通常在紫癜發病后2~4周出現。
- 嚴重者可能出現腎功能減退、氮質血癥、高血壓腦病,少數病例的癥狀可持續2年以上。
5. 其他癥狀
- 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括昏迷、視神經炎、蛛網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綜合征等,部分患兒腦電圖異常。
- 心臟癥狀:可能因心肌缺氧、缺血導致心電圖暫時性異常。
- 其他罕見并發癥:急性胰腺炎、睪丸炎、肺出血等。
二、小兒過敏性紫癜的預防措施
預防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發生,需要從生活習慣、環境管理及免疫力提升等方面入手:
- 避免接觸致敏原,如花粉、化學物品、油漆、汽油、塵螨等。
- 過敏體質的兒童應避免飼養寵物,減少與動物皮毛的接觸,尤其是已明確致敏原的患兒。
- 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不吃不潔瓜果及水生植物,防止腸道寄生蟲感染。
-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感染的免疫力。
- 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 疾病未痊愈前避免接種疫苗,痊愈3~6個月后方可進行預防接種,以免引發復發。
三、總結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可能影響多個器官系統的疾病,其治療較為復雜,因此預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積極的生活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風險,保障兒童的身心健康。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