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疼痛是孕媽媽臨產時無法接受卻不得不接受的事,然而現在很多媽媽為了逃避順產的疼痛都選擇了剖腹產的分娩方式,即使這樣媽媽產后也不得不要花更長時間去恢復自己的身體。今天媽網百科就給那些選擇剖腹產的媽媽講解一下剖腹產的術后問題,以及有關剖腹產后恢復身體的注意事項,大家一起參考下!
剖腹產分娩方式有利亦有弊,剖腹產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加了麻醉的風險,還有媽媽產后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剖腹產不同順產是剖腹產術后疼痛和恢復的時間比順產時間長很多,因為受傷創面大,還易發生腸粘連、腸梗阻;還有一點是剖腹產術后再孕也增加了難度,并且對哺乳期母乳喂養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的恢復身體,剖腹產媽媽們在產后恢復身體要做好以下幾點:
1、剖腹產后恢復身體忌平臥
因為剖腹產之后,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就會出現切口的疼痛,而平臥位子宮收縮的 疼痛最敏感,故應采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后,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聽震動和牽拉痛。另外,采用半坐臥位的姿勢也有助于惡露的排出。
2、剖腹產后恢復身體禁止坐浴或盆浴
剖腹產后媽媽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要保持腹部傷口的干燥、清潔,可用溫水擦洗局部,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后再進行淋浴。要注意:在產后四周之內子宮頸尚未閉合,不要進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但是應該每日沖洗外陰2-3次。有側切傷口的媽媽在每次便后均沖洗外陰。
3、剖腹產后恢復身體要盡早活動
剖腹產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因為活動了腸道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了才能排氣,排氣了才能慢慢進食,恢復飲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東西,讓乳汁進一步分泌。這樣助于媽媽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促進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4、剖腹產后恢復身體禁止性生活
惡露未干凈或產后42天以內,由于子宮內的創面尚未完全修復,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后果。惡露干凈較早的產婦,在恢復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的事,應引起重視。
5、剖腹產后恢復身體盡量哺育母乳
剖腹產媽媽不要因為坐著不舒服就放棄哺育母乳,事實上,哺乳不但對寶寶有好處,還可以加速你的剖腹產手術愈合過程。如果你哺乳的不夠,有可能會導致乳線炎、乳房腫脹。
剖腹產媽媽想要更快恢復產后身體,記得要按照醫生的囑咐,仔細護理傷口,還要注意媽網百科上面列舉的剖腹產產后恢復身體重要事項。還有剖腹產術后第二天可以吃清淡流質食物,以免餓肚子。如米湯、蛋湯等,忌食牛奶、豆漿、含糖量高的脹氣食品,排氣后才可進半流食如稀粥、湯面、蔬菜湯等。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