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的使用及艾葉煮水泡腳的相關知識
艾葉不僅是廣泛應用的中藥材,還可用于烹飪。它對身體益處頗多,有驅寒、治療炎癥等功效。以下為您詳細介紹艾葉煮水泡腳的相關內容。
一、艾葉煮水泡腳的作用
- 祛虛火、寒火:艾葉水泡腳能有效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且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發(fā)病時,可取一小把艾葉煮水后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桶,用滾開的水沖泡,待艾葉泡開后加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即可,勿大汗,同時多喝溫水,一般連泡2 - 3天。
- 驅寒:天天用熱水泡腳本就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趕走體內濕寒,而艾葉能通十二經絡、調理陰陽。經絡通暢則氣血暢通,氣血健康則體內寒氣無處可存。需提醒的是,艾葉苦,苦性物質一般有涼性作用,如苦瓜、黃連,所以艾葉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針對體虛、氣血不足的人,建議泡腳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或茶以補充元氣;陰虛的人若泡腳后出現頭暈癥狀,可吃半斤到一斤基圍蝦,驅除邪火后身體吸收營養(yǎng)能力會加強。
二、艾葉煮水泡腳的禁忌
- 食用溫性食物:艾葉泡腳會生寒,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用艾葉水泡腳一次即可,泡腳時要停吃所有寒涼食物,還可喝一杯生姜紅棗水,既去寒又不瀉氣。
- 注意泡腳頻率:身體非常虛弱、虛不受補,吃補益食物易上火的人,上火時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繼續(xù)食補,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上火時再用艾葉水泡。
- 感冒調理配合: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渾身酸疼或伴有發(fā)燒時,可用艾葉水泡腳至身體發(fā)汗,但必須同時喝生姜紅糖水,發(fā)熱時加蔥白,有咳嗽時加幾瓣大蒜,連喝幾次,身體發(fā)熱、癥狀緩解后大量喝白開水,排出病毒及寒火,并注意休息。
溫馨提示:艾葉雖驅寒但易生寒,身體虛寒的女性朋友用艾葉泡腳需謹慎,以免傷害身體。此外,艾葉還能制成艾條,中醫(yī)常用作煙熏,針對不同穴位有不同功效,還能活血化瘀。
結論:艾葉煮水泡腳有諸多作用,但使用時需遵循相關禁忌,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應用。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