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梗阻相關知識
腸梗阻危害與應對
部分新生兒會出現腸梗阻病癥,起初父母可能難以分辨孩子是否患病,但該病情不能拖延,嚴重時會威脅孩子生命。因此,若新生兒有腸梗阻,家長需立即帶孩子治療。
腸梗阻原因
- 腸套疊:一般發生在嬰幼兒中,6 - 12個月者最多,夏秋季較為多見,但它只是引起腸梗阻的原因之一。
- 常見病因:在小兒外科和急診中,腸套疊、小腸疝氣、先天性腸道畸形、腸黏連等都是引起腸梗阻的常見原因。
- 機械性腸梗阻:最為多見,常因腸腔狹窄、腹膜黏連、嵌頓疝、腸套疊、腸扭轉等機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常見于先天性腸道畸形、小腸疝氣、腸內蛔蟲團等病癥。
- 動力性腸梗阻:病人無器質性腸腔狹窄,是由于腸道本身運行動力異常導致的腸梗阻。
- 血運性腸梗阻:較為少見。
腸梗阻癥狀
- 癥狀特點:梗阻癥狀因梗阻原因、部位、性質、程度而異,多有腹痛、腹脹、嘔吐、便秘等四大常見癥狀。
- 腹痛: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為陣發性劇烈絞痛,嬰幼兒不能主訴腹痛,表現為陣發性哭鬧。
- 嘔吐:梗阻后很快發生,起病初期為反射性嘔吐,之后為腸內容物逆流入胃嘔吐。
- 腹脹:一般在梗阻發生一段時間后出現,高位小腸梗阻因頻繁嘔吐無明顯腹脹,低位小腸梗阻呈全腹脹。
- 便秘:梗阻發生后,肛門排便、排氣停止,出現便秘現象。
總結與建議
家長應多關注寶寶身體情況,預防腸梗阻癥狀出現,一旦發現應立即送醫治療,因為新生兒身體脆弱,經不起折騰和時間耽誤。
結論:了解新生兒腸梗阻的原因、癥狀等知識,有助于家長及時發現病情并采取正確措施治療。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